一个多月了,从惊喜到失望,从激愤到平静,王成渐渐接受了现实。就算没有系统老爷爷,也要好好的活下去不是。
可是接下来该怎么办,王成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这明末乱世,做文抄公估计没戏,再说他也记不住几首诗词呀。文的不行,那就走武的吧。
好在现在的身体还算魁梧,一身枪法不算多惊艳,不过在这赵家墩里也算是上等。
再加上前世的王成喜爱看历史类书籍,对于明朝历史,虽然算不上精通,但主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还是能记个大概的。
也就是说王成在某种程度上有了未卜先知的能耐,至少能避开那些要命的陷阱。
“李自成还没造反,现在投不了,张献忠嘛,大号的山大王一个,跟他混没前途;
其他人嘛,不是人渣就是败类,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圣天子驱除云尔,也就是俗称的炮灰,是坚决不能投的。。。。”
循着前世的记忆,王成规划着未来,想来想去,觉得还不是时候,暂时不能轻举妄动。
穿越过来的这些日子,为了避免被人看出破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王成一直按照前任的生活轨迹,该干嘛干嘛。
今天周百户要来赵家墩巡视,他是王成所在百户所得百户,总旗张关从昨天就吆喝着众人里里外外的收拾。
这张关是这赵家墩的甲长,又是周百户的远方亲戚,仗着周百户的威势平日里使劲地欺压这军户们。
王成的前任由于性格老实也时常被张关欺压,好在王成有个过命的兄弟,就是络腮胡子赵武。
这赵武人如其名,长得的五大三粗、孔武有力,使得一手祖传的刀法,舞的虎虎生风,让人颇为生畏。
由于赵虎的存在,张关不会做的太过,可也是隔三差五找王成的麻烦。
不过现在的王成已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了。
张关还想打从前的注意,那是打错了算盘了。
一声炮响,一队人马威风凛凛的进了赵家墩,这周百户骑着一匹黑色骏马缓缓而来。
还没到跟前,张总旗跑不迭的迎了上去,托着周百户下了马。
“大人不畏辛劳,巡视边墩,实在是让卑职钦佩不已呀”
张总旗咧着嘴,露出满口黄牙,一脸献媚的凑在周百户身边。
“职责所在嘛”周百户一边走向墩内一边说道。
“墩内军户、物资可有缺失”
“你这里还算挺齐整的嘛”
“嘿嘿。。。都是大人您指挥有方呀”
看着走远的众人,赵虎啐了“一丘之貉,都是喝兵血的”。
“可不是嘛,说是来巡视,还不是来捞孝敬的”
周围的军户都不忿的说道。
“钱粮本来就紧张,这上头扣得越来越凶,咱们呀迟早都得喝西北风,还是万历爷那时候舒坦呀,那时候。。。。”
。。。。。
“张小三,吕何,”
“马棚的围墙你二人本应在上个月修缮,却迁延至今,贻误军务,本该重罚,
本官念在你二人效力多时,便酌情从轻处罚,罚你二人三月米粮。”
墩内传来张关嚣张的声音,张小三和吕何二人哭声求饶。
三月粮米被罚,让这二人如同坠入的冰窖一般,不住地打颤。
这不仅仅是他二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他们的妻儿要在这寒冬里苦熬三个月。
苦苦哀求并没有打动张关一丝一毫,别人的生死他毫不关心,他只关心如何凑齐周百户下个月生日的贺礼钱。
三个月的米粮对张吕二人可以说是天大的事,可是对于他张总旗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他的眼光盯向了一直以来老实巴交的王成。
“还要那王成,这寒冬将至,马匹的草料为何至今尚未备妥呀,为儆效尤,也罚你三月米粮”
张关想着这王成必然如以前一般唯唯诺诺,哪知道王成早已不是从前。
一旁的赵虎颇为不忿,正准备着来理论的时候,王成一把拉住了他,自己径直走到张关的面前抱拳道
“大人,草料卑职上月就已经备妥,足够马匹过冬,请大人查验”。
张关眯着眼盯着王成,似乎不认识眼前这个王成,他认识的王成从来都是三拳打不出个闷屁的主。
现在的情形让他有些惊讶,然而被冒犯官威的感觉让他瞬间怒上心头:
“哼,一派胡言,竟敢欺瞒上官。”张关怒道:“来啊,将这厮拿下,打四十军棍,革六月粮米。”
“啪”的一声,砂锅般的拳头就飞到了张关的面门,张关立时便飞了出去。
浑身是血,脸肿的馒头似的张关爬了起来大叫道
“你。。。。你敢打我,爷爷我宰了你”
说着便发了疯似的冲了上去。
王成一记扫堂腿飞至,张关应声脸部倒地,痛的浑身打颤。
王成笑着说道“总旗大人何必行此大礼,还请快快起来教导在下呀”。说着王成便作势要去扶张关起来。
张关大惊失色以为王成还要行凶,身子连连往后躲。
“别。。别别,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啊。”
喜欢明末崛起我为王请大家收藏:(m.booktxt2.com)明末崛起我为王电子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