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恶狠狠的看向面前的一群人。
在场的民工大多是被郑军抢抓的壮丁,经过十多年的消耗,明郑的正规军其实早已消耗的七七八八了,今日参战的大多数不过都是强征的民工,
见协领那疯狂的模样,众人畏畏缩缩,皆不出声。
刘全看着面如死灰的一行人,
“煜儿,记住,但凡是敌人都该杀!凡是畏敌如虎者也该杀!”
“今天这一仗若无南风起,我们不会败。”
“我恨哪!”
深夜,
海波荡漾,一支伤痕累累的船队正朝着东宁方向驶去。
被船舱间的血腥与硫磺味熏得痛苦万分的刘煜被叔父刘全一把拉到了福船甲板上。
当凉爽的海风迎面而来,轻轻抚过刘煜那湿漉漉的脸颊时,刘煜顿时清爽起来。
胸闷,呕吐的感觉一扫而空。
巨大的福船船身使得站在船甲板上的刘煜不至于颠的东倒西歪,此刻倒也靠在船舷处,看起了远处的景色。
借着皎白的月光,一艘艘木质战舰缓缓浮现轮廓。
“这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郑氏海军吗?”刘煜呢喃。
国姓爷时期,郑军作为东亚最强的海军,拥有战船上千艘,而今刘煜放眼望去,
月光下,隐约见到船身轮廓的大小船只也不过三十余艘。
“终究还是落下帷幕了吗?”刘煜一叹。
“剃发易服吗。”刘煜摸了摸肩旁的黑发,因闽浙地区特有的潮湿,黑发也是湿漉漉的。作为前世为一名现代人的他,却是格外的珍惜。
“这才是汉人该有的模样,不是吗。”
“南下。”
忽然,一个念想一时间涌上心头。
与其自取灭亡,倒不如南下吕宋以求一线机会。
吕宋多金,拥有明末流民数以十万记。
早在国姓爷就考虑过夺取吕宋。
不过因其过早病逝加上后来郑氏集团的权利斗争而不了了之。
而今这条路却摆在了刘煜面前。
不过单靠自己是不够的。
要想南下吕宋,他需要战船,水手,甚至包括火器白银等。
可是现在自己不过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
身无分文,无权无势。
此刻他真的有些羡慕那些一重生就是明末太子,南宋小皇帝什么的主角了。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相比之下,自己连个光杆司令都不是。
“嗯,”刘煜定睛注视前方。
正当刘煜站在船舷处眺望远处,隐隐见到不远处的船舱阁楼处,几道人影矗立着,视线竟然与自己平行。
借着月光,刘煜仔细打量起船楼上的几道人影。
似乎其中一道好像是自己的叔父刘全。
刘煜神色一凛。
既然自己的叔父刘全是一位协长,那么站在他身前的那几人又会是谁。
明郑势力,在国姓爷时期就确立了五五制的镇协班建制,每镇一千人分为五个协,每一协又分为多个五个班,每个班的兵员构成各有不同,装备不同武器负责不同战斗任务。郑成功确立的这种镇协班建制,划分更细分工更为具体,虽与同期西方已出现的现代化海军军衔不同,但在当时来说,堪称可发挥出水师最大战斗力的一种先进编制。
可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明郑权的内耗加上士兵的叛逃降清,其实兵员早已严重不足,现在的台湾郑氏军队,一镇兵力大致不过五六百人而已。
根据刘煜所见,此船虽大但披甲兵卒却不过十之五六,很多人尤其是在船舱下方大多都是强行雇来的民工。
正当刘煜出神之际,船楼之上忽然响起一声怒喝。
刘煜一惊,
那分明就是自己的叔叔刘全的声音。
看了看四周,摸着黑刘煜悄悄朝着不远处的船楼上走去。
练练数日的作战,此刻的郑军士兵早已身心俱疲,一个个倒在船舷边,鼾声如雷。
而一些守卫的兵卒也是手持兵戈无精打采的靠坐在那,
见刘煜从中而过,也不作阻拦。
或许是认识刘煜,又或者说压根没把刘煜当回事。
刘煜蹑手蹑脚的走上船楼,
“萧将军,我等虽败,但依旧还有上千人,还可一战。”远处隐隐传来了刘全的怒喝声。
“刘协领息怒,萧将军也是没办法。”一旁一人轻声道。
“降清,我不甘,”
“我等水师已败,今收拢船只不过三十余艘,大势已去,今荷兰与佛朗机人联军并未乘胜追击,为的就是给我们考虑投降的事宜。”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传来。
刘煜缓缓靠在楼梯上,默默听着几人的对话。
“萧武将军,我等奉国姓爷之命,南下吕宋庇护当地华人,免受屠戮,难道因为区区一次惨败就要回去吗。”刘全恶狠狠的怒吼。
刘煜站在外面,默默打量着站在阁楼上的几人。
“我知你意,却也知大势已去,再战也是回天乏力了。”那中年男子的声音再次传来。
“将军,其实我等可南下吕宋。”忽然,刘煜站起身大喊道。
“何人?”一声大喝,
一把明晃晃的长剑直袭刘煜脖颈。
“你是何人来,敢敢来此。”一人拔剑喝道。
“将军恕罪,此人乃我侄儿。”见刘煜突然出现此处,刘全也是一惊。
他可不知道为什么以前一直沉默寡言的侄儿,今天居然像中了邪一样。
竟然在几位大人物面前大放厥词。
“你来这做什么,还不滚下去。”刘全恶狠狠的瞪了刘煜一眼,
刘煜非但没有被喝退,恰恰相反,刘煜竟然直接跪了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不熄请大家收藏:(m.booktxt2.com)汉不熄电子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